在精准医疗与创新药物研发领域,分子模拟技术的可视化分析已成为推动科研突破的关键工具。上海晶准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依托母公司在多组学领域的技术积累,搭建了涵盖基因编辑、膜蛋白制备及结构解析的分子诊断技术体系,其研发管线中融合了多种前沿的分子模拟技术工具,为遗传性疾病诊断与药物靶点发现提供多维度的可视化支持。
结构生物学解析
晶准生物在膜蛋白靶向药物研发领域的技术平台,以基因编辑、膜蛋白制备及结构生物学为核心。通过冷冻电镜技术与X射线晶体学结合,平台可解析GPCR等复杂膜蛋白的三维结构,并利用UCSF ChimeraX等工具进行高精度可视化呈现。该软件支持蛋白质、核酸及脂质分子的多模态数据融合,能够以原子级分辨率展示药靶蛋白的活性位点与构象变化。
结构解析过程中,团队采用Schrodinger Suite中的Prime模块对蛋白质-配体复合物进行能量优化,结合PyMOL进行氢键网络与疏水作用力的可视化标注。这种技术组合不仅提升了靶点验证效率,还可通过动态轨迹回放功能展示药物分子与靶标蛋白的结合过程,为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(SBDD)提供直观依据。
分子动力学模拟
在纳米抗体筛选平台建设中,晶准生物引入GROMACS与AMBER软件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。针对GPCR受体的构象柔性特征,研究人员通过500ns以上的长时程模拟捕获跨膜螺旋的动态变化,利用VMD软件生成温度因子热图与RMSD波动曲线,精准识别影响受体活性的关键残基。
该技术尤其适用于药物耐药性机制研究。通过对比野生型与突变型蛋白的模拟轨迹,团队可量化结合口袋的体积变化与静电势能分布差异。量子化学计算模块Jaguar的集成应用,使得结合自由能计算精度达到±1.0 kcal/mol级别,显著提升了虚拟筛选的可靠性。
药物分子对接
基于自主构建的膜蛋白靶点数据库,晶准生物开发了自动化分子对接流程。采用Glide模块进行刚性对接初筛后,使用Induced Fit Docking(IFD)策略模拟结合口袋的诱导契合效应。对接结果通过Maestro可视化界面展示,可同步呈现配体构象、结合能热图及药效团特征。
针对纳米抗体的特殊结合模式,团队创新性地引入粗粒化分子动力学方法。通过Martini力场模拟抗体CDR区与抗原表位的长时间尺度相互作用,结合PyMOL的分子表面电荷渲染功能,直观揭示抗原-抗体结合界面的静电互补特性。该方法在KRAS靶向药物研发中成功预测了抗体亲和力的提升方向。
跨平台数据交互
为打破不同模拟软件的数据壁垒,晶准生物搭建了统一的可视化数据管理平台。该平台支持CHARMM、NAMD等多种力场文件的格式转换,并能将QM/MM混合计算的结果与冷冻电镜密度图进行空间配准。研究人员通过WebGL技术实现三维模型的浏览器端实时渲染,使合作机构可在线查看分子相互作用的热点分析。
在人工智能辅助建模方面,团队训练了基于深度学习的构象预测模型。该模型可读取AlphaFold2预测的蛋白质结构,自动生成与实验数据对比的局部构象差异图谱。结合Blender的光线追踪渲染引擎,最终输出达到期刊封面级质量的分子运动轨迹动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