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照市作为山东省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先行者,近年来以大数据技术为核心驱动,构建起覆盖基层治理、民生服务、产业发展的智慧村务体系。通过搭建数字化平台、整合多源数据、创新服务模式,实现了村务管理的精准化、透明化与高效化,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。
数字基建升级
日照市将通信网络与数字平台建设作为智慧村务的底层支撑。在车家村试点中,依托山东联通与阿里钉钉的技术支持,率先完成5G基站建设与百兆专线升级,形成“钉钉APP+数字化大屏”的双端入口架构。这一基础设施不仅实现全村330户1100余人的数字化全覆盖,更通过物联网传感器、智能门禁系统等设备,实时采集村容环境、人员流动等动态数据,构建起“人-房-事-物”全要素数据库。
硬件升级与软件开发的协同推进是另一亮点。日照市大数据发展局联合企业开发出包含数字党建、便民服务、基层治理等6大模块的专属平台,将传统村务公告栏升级为支持实时更新的数字终端。例如,通过“村友圈”功能实现村级事务的即时互动,村民日均使用时长突破30分钟,信息触达效率较传统大喇叭提升90%。
数据资源整合
日照市以破除“信息孤岛”为突破口,建立跨部门数据共享机制。在民政领域,整合12个部门的救助政策形成统一数据库,推出“阳光救助一码通”服务,实现救助政策查询、申请、办理全流程数字化。数据显示,该平台上线后社会救助政策知晓率提升62%,申请审批周期由15天缩短至3天。
数据标准化建设同样成效显著。通过制定《日照市智慧社区、数字乡村建设行动方案》,建立包含人口、土地、产业等7大类32项数据标准。在五莲县试点中,金融机构基于标准化信用数据推出“310”普惠金融产品(3分钟申请、1秒到账、0人工干预),累计发放助农贷款超2.3亿元,破解了农村融资难题。
服务模式创新
日照市创新打造“线上+线下”融合服务体系。线上端开发“掌上办”功能集群,涵盖党务查询、事项审批、产品展销等40余项服务。车家村村民通过钉钉平台完成90%的日常事务办理,其中智能云打印服务累计完成教育资料打印1.2万份,成本降低至传统打印的1/10。
线下服务同步进行数字化改造。在全市政务大厅部署智能终端68台,配备VR导航、语音交互等功能。特别针对老年群体保留电话DING服务,将数字信息转化为语音通知,确保服务覆盖全年龄段。统计显示,该模式使60岁以上村民事务办理效率提升75%。
治理体系重构
日照市通过数据可视化推动治理透明化。建立“三务公开”数字模块,将财务收支、项目建设等数据实时推送至村民终端。车家村试点中,村民可回溯查询近5年的村务记录,信息公开完整度从68%提升至100%,信访量同比下降24%。
决策模式发生根本性转变。依托大数据分析平台,村委可实时监测环境质量、产业运行等12类指标。在乡村旅游开发中,通过游客行为数据分析优化景点布局,使车家村年接待量突破5万人次,带动农特产销售额增长300%。省大数据局评价该模式“实现了从经验决策向数据决策的跨越”。
保障机制优化
日照市建立“政企民”协同投入机制。在车家村项目中,资金占比降至35%,山东联通承担5G基站建设,钉钉提供技术平台支持,形成可持续的共建模式。这种社会化运作使单个智慧村居建设成本降低40%,经验入选国家基层治理创新案例。
人才培育体系日趋完善。组建由20名青年骨干构成的数字化服务队,开展“1+N”传帮带培训,累计培养村民数字化专员150余人。同时与高校合作建立实训基地,每年输送专业技术人才超200人,为智慧村务提供持续智力支持。日照市大数据发展局负责人指出:“智慧村务不是单纯的技术堆砌,而是技术赋能下治理生态的重塑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