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贵阳以政策创新和数字化转型为驱动,立足区域特色与资源优势,构建起多层次、多维度的经济发展体系。从新基建布局到数据要素流通,从跨境电商崛起到物流体系升级,贵阳在数字经济领域不断探索实践,形成了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经济型方案,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。
数字基建全面突破
作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,贵阳贵安聚焦算力、存力、运力协同发展。截至2024年,贵阳贵安算力规模达53EFLOPS,较前一年实现翻番,其中智算占比超95%,昇腾智算集群成为全国标杆。在存力领域,23个大型数据中心集聚发展,规划标准机架超100万架,贵安新区成为全球超大型数据中心最密集区域之一。运力方面,贵阳出省带宽突破5.11万Gbps,与40座城市实现网络直联,形成覆盖全国的算力保障网络。
电力配套同步升级,贵安新区通过“算力+产业”模式打造能源保障体系,获国务院通报表扬。这种新型基础设施不仅支撑本地产业转型,更通过“东数西算”工程承接东部地区数据存储、灾备需求,构建起辐射全国的算力服务生态。
跨境电商逆势崛起
贵阳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自2018年获批以来,形成“保税仓+国际物流港”双核驱动格局。2022年跨境电商交易额同比增长197%,2024年更通过海外仓布局覆盖东南亚、非洲等36个节点,实现物流成本降低30%。以贵州智娱互动科技为例,其羊肚菌产品通过直播电商打入美国市场,零售价实现国内两倍溢价。
政策创新是跨境电商发展的关键推手。贵阳建立全国首个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,整合通关、税务、外汇等12项服务功能,企业报关时间缩短至2小时。同时推出“前店后仓”监管模式,允许消费者在西部进出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实现“线下体验、线上下单、保税直邮”的消费闭环。
数据要素流通创新
贵阳在全国首创“省市一体化”数据管理体系,依托省级共享交换平台建立贵阳数据专区,归集政务数据超200亿条。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推出政务大数据专区等19个垂直领域数据产品,累计交易额突破75亿元。其中“贵商易”平台通过数据匹配实现政策精准推送,累计兑现资金35亿元;医保风控模型将审核效率提升百倍,节约监管成本超2亿元。
数据确权与流通规则同步突破。《贵州省数据流通交易促进条例》确立数据资产登记制度,贵阳知识产权法庭挂牌运行,为数据要素市场化提供法治保障。2024年贵阳数据要素市场发展水平跃居西部首位,形成涵盖数据清洗、脱敏、定价的全产业链服务体系。
物流体系智慧升级
《贵阳市复合型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建设方案》提出“一核两翼四枢纽”空间布局。都拉营国际陆海通物流港引入5G+AI调度系统,集装箱管理效率提升40%;牛郎关智慧物流园通过AGV机器人实现24小时无人化作业,仓储成本降低25%。逆向物流中心建设推动家电、汽车等回收利用率提升至82%,形成循环经济新模式。
冷链物流网络覆盖三级节点,东风冷链物流园应用区块链溯源技术,实现肉禽流通全程温控可视化。生鲜电商采用“云仓储+无人机配送”模式,将果蔬损耗率从15%降至6%,配送时效提升至3小时达。
创新创业生态培育
贵阳构建“培训+孵化+应用”三位一体扶持体系。观山湖区开展免费电商培训,7天课程涵盖直播运营、视频剪辑等实用技能,年培训人员超5000人次。贵安新区设立30亿元大数据科创基金,重点支持人工智能、区块链等前沿领域。
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成效显著。猛猪科技搭建生猪产业互联网平台,通过物联网设备实现养殖场智能化管理,带动农户户均增收1.2万元;蚂蚁东方科技开发的VR智慧导览系统在梵净山等景区落地,游客停留时长平均增加40分钟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