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,揭阳市作为粤东地区的重要城市,近年来将网站安全防护作为保障政务、民生及产业发展的核心任务。依托政策引导与技术实践的双重驱动,当地已形成一套涵盖应急响应、法律合规、技术对抗及生态协作的立体化防护体系。通过整合前沿技术、强化基础设施及优化管理机制,揭阳在防范网络攻击、保障数据流通安全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。
应急响应体系实战化
揭阳通过常态化演练提升网络安全事件处置能力。2024年11月开展的全市网络安全应急演练,模拟了数据泄露、黑客攻击等8类典型场景,28个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参与实战操作。演练重点检验了应急预案的可行性,通过实时流量监测、日志溯源等技术手段,平均响应时间缩短至15分钟内,有效验证了多部门协同处置机制。
技术支撑团队建设同步推进,市委网信办联合公安部门组建了由60名专业人员构成的网络安全应急分队。该团队配备自动化漏洞扫描系统、网络取证分析平台等设备,定期开展红蓝对抗训练。2025年数据显示,应急分队已协助企业修复高危漏洞193个,阻断勒索软件攻击47起,挽回经济损失超3000万元。
法律合规深度落地
揭阳严格贯彻《网络安全法》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保护要求。市政务服务平台、智慧交通管理系统等12类核心系统均完成三级等保认证,部署了入侵防御系统(IPS)和数据库审计平台。2024年网络安全执法检查中,全市997个政务系统实现全量漏洞扫描,整改高危漏洞132处,关闭非必要服务端口2600余个。
企业合规建设取得突破,揭阳加密芯片产业园的37家科技企业,全部通过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。其中瑞纳捷电子研发的RJM8L003系列安全芯片,集成国密SM2/SM4算法和硬件随机数发生器,已应用于本地政务云平台的物理隔离系统,密钥生成速度达到每秒5000次,抗侧信道攻击能力通过EAL4+认证。
技术对抗能力升级
针对新型网络犯罪手段,揭阳构建了动态防御体系。公安部门部署的AI威胁感知系统,可实时分析10TB/日的网络流量,利用机器学习模型识别DDoS攻击、SQL注入等行为。2025年3月破获的非法注册网络账号案中,该系统通过异常流量模式识别,锁定犯罪团伙使用的AI人脸伪造技术,查获被篡改抖音账号1.2万个。
数据加密技术应用持续深化,全市85%的政务网站完成HTTPS强制升级,采用TLS1.3协议的比例从2023年的32%提升至68%。金融、医疗等重点行业的数据库加密覆盖率超过90%,其中市人民医院电子病历系统采用同态加密技术,查询效率提升40%的同时保障了200万患者隐私数据安全。
硬件安全生态构建
揭阳加密芯片产业集群形成技术壁垒,6家龙头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,攻克了芯片级可信执行环境(TEE)技术。瑞纳捷电子开发的RJMU401安全芯片,集成物理不可克隆功能(PUF),在车载T-BOX设备中实现密钥生成与存储分离,防御成功率较传统方案提升83%。该技术已获15项发明专利,应用于东风汽车等厂商的智能终端。
产学研协同创新成效显著,揭阳职业技术学院设立网络安全专业,与腾讯安全联合开发攻防实训平台。2024年培养的127名专业人才中,43人获得CISP认证,参与本地智慧城市项目的安全架构设计。产业园区配套建设的网络安全测试中心,提供芯片侧信道攻击检测等12项技术服务,累计完成产品认证1500批次。
技术交流机制完善
建立跨区域技术共享平台,揭阳联合汕头、潮州构建粤东网络安全联盟。三市共同搭建的威胁情报中心,实现恶意IP地址、病毒特征库等数据的实时同步,日均交换威胁指标(IOC)2.3万条。2025年1月,该平台成功预警GlobeImposter勒索病毒变种攻击,帮助87家企业及时安装补丁。
国际标准接轨取得突破,揭阳跨境电商平台的支付系统通过PCI DSS认证,交易报文加密采用FIPS 140-2标准。本地企业参与制定的《物联网设备安全基线》等3项团体标准,被纳入广东省数字经济标准化体系,推动产业安全水平整体提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