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,穆棱市以政务服务网站为核心枢纽,构建起覆盖民生、企业、政务的全方位便民服务体系。通过整合线上线下资源,优化办事流程,这座边陲小城的公共服务网络不仅打破了地域限制,更以精准化、智能化的服务模式,让“数据多跑路、群众少跑腿”的愿景照进现实。
一站式在线政务平台
穆棱市政务网站搭建起“新生儿出生”“军人退役”“二手房过户”等23项高频事项的集成办理通道。以新生儿出生服务为例,网站将医学证明签发、疫苗接种登记、户籍申报、社保卡申领等原本需要跑动5个部门的流程,整合为线上“一件事一次办”模块,申请人仅需提交一次材料即可完成全流程办理。对于企业用户,网站开辟了“企业开办一网通办”专区,整合市场监管、税务、社保等部门的审批系统,实现营业执照申领、公章刻制备案、税务登记等事项的并联审批,将开办时间压缩至0.5个工作日。
值得注意的是,网站特别设置“跨省通办”服务专区,针对异地就业、求学群体推出138项跨区域通办事项。通过对接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数据接口,异地办理养老保险转移、婚姻登记信息核验等事项时,申请人可直接调用户籍地电子证照库,有效解决证明材料重复提交的痛点。这种“无差别受理、同标准办理”的服务模式,使在外务工人员年均减少返乡办事次数2.3次,节省交通成本超千万元。
全天候政务服务热线
“12345”热线作为民生诉求的“总客服”,建立起全省首创的溢出转接机制。在2024年汛期应对中,热线系统启动压力预警功能,将穆棱市激增的2000余件求助电话智能分流至牡丹江、鸡西等周边城市话务中心,确保热线接通率始终保持在96%以上。日常运营中,热线实行“30分钟响应-24小时办结-48小时回访”的闭环管理,对水电暖气等紧急诉求启动“红色工单”机制,联动市政部门实施抢修优先处置。
数据分析显示,该热线年均处理诉求超50万件,形成涵盖12个领域的民生诉求图谱。针对高频的物业纠纷问题,热线与住建部门共建物业管理知识库,开发智能语音应答系统,实现常见问题秒级解答。对于复杂诉求,系统自动生成《舆情专报》,推动相关部门开展源头治理,使小区物业投诉量同比下降37%。
网格化社区服务网络
依托“便民服务联盟”体系,全市构建起覆盖127个行政村的四级服务网络。在城区,25个便民服务站配备自助终端设备,提供医保缴费、证明打印等62项自助服务,其中“老年人绿色通道”配备专人辅助操作,日均服务老年群体超300人次。乡镇层面推广“移动办事车”模式,每周定点巡回各村屯,携带高拍仪、指纹采集器等设备现场办理低保申请、残疾证换发等事项,解决偏远地区群众办事难题。
社区服务创新“供需对接平台”,整合120余家商服机构资源。通过网站发布的“家政服务地图”,居民可实时查询周边开锁、维修、保洁等服务商信息,系统自动展示企业信用评级和服务评价,引导形成优质优价的市场环境。该平台促成服务交易年均超5万单,纠纷调解成功率提升至98%。
智慧化移动应用生态
“穆棱马上办”APP构建起指尖办事矩阵,整合23个部门的128项移动服务。其独创的“AI导办助手”通过自然语言交互,可精准识别用户需求并推荐办事指南,测试显示问题识别准确率达91.3%。针对农村用户特点,APP开发语音播报功能,将政策文件转化为方言讲解,使文化程度较低的群体也能顺畅使用。
在生活服务领域,APP搭建的“同城圈”平台日均发布二手交易、房屋租赁等信息超2000条。通过接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查询系统,求职者可在线验证企业资质和岗位信息,2024年帮助1.2万人实现就近就业。值得关注的是,平台引入区块链存证技术,在房屋租赁合同签约环节提供电子存证服务,已累计避免合同纠纷127起。
专业化窗口服务升级
政务大厅推行“无否决权”服务机制,对材料不全的申请启动“容缺受理”。出入境管理窗口创新“三段式”服务:事前通过VR实景展示办事流程,事中应用自助填表机实现信息自动回填,事后邮寄轨迹查询,将护照办理时长压缩至7个工作日。市场监管窗口推出“审前服务”模式,安排专人为新设企业提供公司章程起草、经营范围表述等专业指导,使企业设立材料退回率从35%降至8%。
针对特殊群体,大厅设置手语视频服务终端、盲文办事指南等无障碍设施。2024年启用的“诚信驿站”提供免费复印、应急药箱等12项便民服务,通过信用积分兑换机制,鼓励市民遵守公共秩序,日均服务群众超500人次。